视频档案:在艺术中前行——江衡
发布时间:2019-03-23
来源:艺术地图
本视频由珠三角艺术视频档案独家制作与播出
(温馨提示:高清视频可通过文末“阅读原文”进行观看)
最早使江衡出名的是90年代中期创作的《美女·鱼系列》。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常常是以带有妩媚表情与标准化风格的“都市美女”作为艺术品的主角,并试图将时尚化、虚拟化的生活方式加以波普化的艺术处理。结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暗示了当代青年人特立独行与崇尚自我的生活状态,也充分暗示了西方文化、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对他们的巨大影响。这一点人们完全可以从画中美女的发式、衣着、肢体语言与化装样式中看出来。而围绕美女的小红鱼则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把“年年有余”的传统观念转变成了一种时尚因素。
――鲁虹(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湖北合美术馆馆长)2002年
世人所熟悉的江衡的艺术,便是他那几乎千篇一律的符号化的媚眼美女,她们傻笑着,做着各种符合世俗要求的媚态和表情,传递着一种或可称之为“天真”与“美丽”的性别信息。从某种意义来看,我觉得江衡的媚眼美女像是一句重复出现的反语,述说着与表面信息完全相反、甚至是相互抵触和冲突的内容。
——杨小彦(著名批评家、策展人、博士生导师)2007年
——冀少峰(中国著名批评家、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划奖中国批评家唯一获得者)2014年
江衡所创作的《美女》系列作品,或者说江衡对我们时代文化的敏感及提升是以为“时尚美女”造像为切入点的。“时尚”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和面孔,而“美女”恰如是这一标志性面孔的表情。他通过具有广告的单纯、亮丽的色彩,又借用了中国传统年画和旧上海的月份牌画的平涂技法,将在商业文化影响下流行的“时尚美女”矫揉造作的姿态和暧昧矫饰心理状态直观地呈现出来,试图把当代中国正在兴起的消费社会中的时尚化、虚拟化生活加以典型化波普化地处理,用夸张的笔调具象地勾勒出这个时代物质与精神崇拜的生动且荒诞的情境,而戏谑的语言方式背后隐含的是他对当下生活的深刻关注以及严肃认真的反思。但他没有回到启蒙传统的老路上去展开批判,而是使用后现代主义的反讽手法进行戏谑和戏拟。有意模拟时尚流行文化的表征方式在于作者对当代中国过度膨胀的消费和时尚文化所进行的批判、质疑立场,尤其特别的是挪用了传统年画、国画中的吉祥图案作为画面的背景,强行拼贴出后现代与前现代文明的两种不同符号图式,于是作品进入到另一个层面--从当下现实的层面进入到一个历史的层面,这样,一个后现代的消费社会转向了一个前现代的乡土中国,从而凸现出当代中国巨大的文明落差,正是这种文明的巨大落差构成了江衡反思中国时尚消费文化的一个参照系。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也集中于反思后现代主义式的消费时尚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困境和荒诞性上。
——冯博一 2003年
近几年,江衡的作品越来越明确、直率和迫切:他笔下置身于花丛中的洋娃娃们不可避免地收到一种沮丧的忧郁的影响。死亡和悲剧似乎正一步步向她们紧逼。其他大量无生命的主角开始出现在他的绘画中。被迷人的风景环绕或置身于漫天飞舞的蝴蝶中,巨大的药丸象征着2000年代的器官性疾病(我们对于人在一个世界和时间中消失的神经官能症无法提供任何存在的确定性或对可能的来世的安慰),然后作为“替代品”成为理想的偶像,有权试图平复我们的心神不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一种任何意识形态都无法治愈的神经官能症。因此,毫无意外,颅骨这一曾经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流行的象征,再次占据江衡的绘画,他的画作因此成为非凡的和快乐的当代“虚空派”,当代的死亡象征。在江衡最新的画作中,颅骨和药丸隐藏在明显的玩笑和及其愉快的装饰性焦虑中,以花朵作为掩饰和伪装,正如当代悲剧常常隐藏于一层又一层的胭脂、化妆品、侵入性广告和人工微笑中,我们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被数以百计的屏幕所欺骗。
——亚历山德罗•里瓦(意大利著名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2014年
艺术家江衡,1972年出生广东普宁,文学硕士、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部分个展:
2016年《繁花造景--江衡个展》·深圳ARTCLOUD艺术空间
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邀展“通向地狱之路--江衡个展”》·意大利威尼斯米歇尔宫
2015年 《威尼斯的地狱之旅--上海的天堂回归》·上海圭艺术机构
2014年《2014·江衡·北京》·北京中画廊
2014年《2014·江衡·柏林》·德国柏林中画廊
2014年《“废墟”--江衡作品展》上海巴塞当代美术馆
201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
2011年 《江衡作品展》·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蝴蝶飘飘—联合国文化和睦年江衡作品邀请展》》·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
2009年 《“蝴蝶飘飘”—江衡艺术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2008年 《拒绝成长的欲望偶像-江衡个展》·ArtScola Gallery
部分联展:
2018年《中国图景》.意大利弗洛伦萨贝里尼博物馆
2017-2018年《“之间”中国新水墨作品展》.墨西哥圣路易波多西和平剧院.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斯州(热水城).墨西哥世界文化多元博物馆
2017年《“个体结构--时间、空间、存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莫拉宫.本博宫
2017年《“城市(是)美术馆”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深圳南山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空间
2017年《后岭南与珠三角》.广东美术馆
2016年 《艺术郑州---2016“全球中国GlobalChina”当代艺术展》·郑州绿地中央广场
2016年《多重性--来之中国的艺术》·瑞典Skurup市艺术博物馆
2016年《纸性的语言》·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画廊
2015年《第三届意中艺术双年展》·意大利都灵
2014年《记忆(Memory)-2014年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北京
2014年《再现代---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2013年《“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意大利威尼斯.
2011-2012年《“未来通行证”—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意大利威尼斯. 荷兰鹿特丹世界博物馆.台中国立美术馆今日美术馆
文字部分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内容合作:
电话:18665691921/020—87381688
联系人:汤小姐 邮箱:2305366233@qq.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传媒大厦